2010年2月1日 星期一

Apple iPad 之我見。

台灣時間2010年01月28日AM02:00,Jobs再次站上舞台,然後發表眾所皆知的iPad,不過,在此之前大多數人都認為名稱應該是iTable或是iSlate。

前幾天我發表了一個簡單的想法在men in the CITY!!這個部落格,但畢竟時間倉促且精神不繼(感冒了),所以並沒有辦法很明確的闡述關於iPad比較完整的想法。所以,這次就借用這裡蚊子文字比較多的特性,好好的說一下我對iPad的看法。

以前一個CyberLink的同事在FaceBook裡發表了他對iPad的說明,我則利用底下的回覆功能對它做一些加強,這裡就直接轉錄。

首先我標明出對於iPad的看法:

我覺得iPad有點四不像。硬體規格接近NB,但軟體卻太偏向iPhone,這樣不是不好,只是會覺得不知道這東西到底該幹麼用?


對我來說,少了『多視窗』就有點失去大螢幕的意義。當然,可以多視窗就得多工,這。。。。


我唯一看好的是iBook,這可以創造出『個人出版』這樣的商機,但是,誰來替出版品把關?我指的是內容的把關。

然後我接著說說App Store:

App Store裡面的程式有多少可以完美支援到1024*786這個解析度?如果按照發表會的說:『直接放大』,那畫面的效果應該會被打個折扣。


最簡單的想法有兩點:
一、如果可以開創出多視窗的使用方式與使用精簡版的Mac OS X,那這個商品應該本身就會爆一個量出來。
二、iBook看起來會是一個好生意。不過應該要有一個審查機制(類似出版設的編輯審稿)來確保消費者買到的不是一本爛書。

最後,我想做個總結:

尺寸當然會是問題,因為現階段的技術攸關著整個裝置的體積,不過若等到可撓式的螢幕出線(現)或許又是令一番局面。


反光當然也是,不過以個人看電子書約莫6年的經驗來說,反光通常不會是問題,因為大多數看書的環境光源都還蠻穩定的。通常環鏡光元紊亂的場所代表的是吵雜,這種環境肯定不適合看書。


不過E-Ink是我個人比較不看好的一個技術,或許他未來會有固定市場,但以電子書格式(內容)最有可能的發展趨勢來說,E-Ink並不足以應付多媒體的內容。


個人以為電子書在未來勢必結合影片與聲光效果才有可能被多數(年輕)人接受,不然,那就停留在紙本階段即可。我們這一代的人未必能真正習慣電子書,但當我們的小孩子從小就在電子環境中長大,他們習慣了在畫面中有超連結、習慣了內嵌影片。。。。


在我的部落格有提到,其實E-Ink或許是在顯示與省電中妥協的一個產品,但當電池技術有了長足的長進之後,這種妥協是不是絕對必要?又或是當我們的身邊充斥著插座的時候,我們真的需要一個絕對省電的技術?


簡單而言,我覺得iPad如果定位在『閱讀器』這個角度,他的確是提供了一個新的思維角度,不論是裝置本身抑或是iBooks可能帶來對出版業的衝擊。

上面這些就是我對Apple iPad的看法,不過這些星都是在資訊有限的情況下提出的,畢竟我們真的都沒有玩過。等到哪天真的摸到實機了,或許又有不同的見解,那就到時候再說了。

2010年1月29日 星期五

重新開張!!

剛剛看了一下時間,這裡真的停頓好久。久到幾乎讓自己忘記他的存在,也久到長滿了蜘蛛網。剛剛可是撥開了好多蜘蛛網才進來的。

我想,就從簡單交代從七月停擺到現在的重大記事好了。

七月,當然就是麥可辭世。對我來說有影響也沒影響。

八月,我去了香港與大陸,也順便帶小鬼去迪士尼香港玩。

九月,再次去香港,不過這次是公務行程。另外,我拿到了Hero測試、把玩。

十月,有中秋節、烤肉節。然後Sony Vaio X推出,非常之薄。當然也少不了萬聖節,小鬼有偷偷牽他女朋有的手,被我抓包。

十一月,好朋友的新書出版,我出了一些力,希望對他有所幫助。拿到Touch HD2的機器把玩,同時我發現一個不錯的衣服品牌。

十二月,小鬼的萬聖節。Panasonic推出GF-1的相機。發現了Hero雲端更新的好處。最重要的當然是101大爆炸!

嗯。2009年下半年大約就是這樣。好吧,等等我要去打掃一下,準備讓這裡開張。

2009年7月2日 星期四

麥可傑克森

身為六年級的我,不可能不知道這號人物。畢竟,在我這三十三年的生命當中,他至少也佔了10%的時間。

那天早上起床開了電視機,映入眼簾的是Michael的一些畫面,心裡一陣疑惑:『他最近有什麼活動嗎?』就在刷牙的同時,耳中響起新聞撥播員的聲音:『Michael於台灣時間X月X日清晨三點死亡,享年五十歲。死亡原因不明。。。。』。

忽然之間,心裡想到的不是難過、感傷(我感傷幹嘛阿~),而是MIB電影裡的畫面,原來Michael是外星人阿,我想他應該跟貓王一樣並沒有死,只是回他原本的星球去了!

不過話說回來,Michael這一生的確創造了不少話題,歌曲、舞蹈、漂白、整容、負債、戀童。但這些話題說穿了只是在娛樂新聞版面中一些吸引人目光的標題罷了,它們並不會影響咱的生活,但我相信那些新聞影響了Michael最近十年的心情。

雖然Michael死了,但我相信他的音樂、他的舞蹈會一直流傳下去,直到小子長大,我可以跟小子說:『YouTube中的那個人可是老爸年輕時一堆人崇拜的偶像喔!』。